作者| 李寻欢
作者| 赤木瓶子
2025年春节档,彻底被《哪吒2》点燃。
上映17天,票房超100亿,预测总票房更是直冲160亿+,大有挺近全球影史票房总榜top5的架势。受《哪吒2》虹吸效应等多种因素影响,春节档影片除《唐探1900》外,票房均不及市场预期。唯一能与其在声势上相抗衡的,是被称为“国运级别”的deepseek。
剧集领域,也明显受到了大爆特爆的《哪吒2》冲击。微博等平台本就不多的热搜位置,几乎三分之一都被《哪吒2》所承包。随着年后开工,观众所剩无几的注意力,似乎也不再能分给剧集,《白色橄榄树》《掌心》等多部具有大热潜质的剧,未能释放出太多水花。
但与此同时,《》却悄然霸榜。2月3日,这部由西嘻影业制作,央视一套黄金档和腾讯视频联合播出的“老派”年代剧正式播出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9bd5d12dj00sro5ad00msd000r300e4m.jpg)
自该剧播出以来,便诠释了何谓开播即爆、收视霸榜:据酷云数据显示,该剧打破酷云近三年实时收视最高纪录和单集平均收视历史纪录。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,该剧单日最高收视率4.7%,最高收视份额18%,持续刷新CVB黄金时段电视剧史冠纪录。
该剧开播三日后,央视一套同时段收视率涨幅高达52%。从这一角度出发,可以说追更《六姊妹》,已然成为家庭观众每晚的固定仪式。
在猫眼、云合、德塔文等剧集数据平台,《六姊妹》的热度、景气指数等排名第一。在腾讯视频站内,《六姊妹》成为热度最快破28000的年代剧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05f31752j00sro5ad00k8d000os00dym.jpg)
一边是神话IP的视觉狂欢,一边是市井家庭的细碎日常,看似割裂的市场选择背后,实则藏着观众对真实感与真诚感的永恒渴求。
对抗即时爽感,慢节奏也能登顶
在过去几年,观众的口味已经被快节奏、强情绪的爽剧调教得越来越刁钻,短剧的横空出世,长剧短剧化的趋势,更是让“老派”剧集难以出头。
作为一部群像年代剧,《六姊妹》在市场中显然不算是主流选手,它的叙事节奏相对缓慢,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,按理说不该是容易“出圈”的作品,但它还是走红了。至少从收视和口碑来看,它已经成为了2025年初国产剧市场的一匹黑马。
在竞争白热化、长剧短剧化的剧集市场中,在《哪吒2》与deepseek掀起的全民狂欢浪潮中,《六姊妹》是如何突出重围的?
该剧改编自伊北的同名小说,以皖淮小城淮南为背景,讲述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1世纪初,一户普通何姓人家的六个女儿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自我,彼此扶持,共同成长的故事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5f93176dj00sro5ad00ppd000rd00cpm.jpg)
作为作协成员,豆瓣系改编富矿,伊北的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剧集登上大荧幕,从周迅、黄磊主演的《小敏家》,到陈晓、童瑶主演的《小日子》,都是其代表作。但相比于这些前作,《六姊妹》的改编难度要更大。
在横跨半个世纪的年代史里,六个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线,这样的群像戏,最怕“喧宾夺主”或是“谁都不够突出”,如何在剧集节奏上拿捏得当,是主创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。
但也正如去年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在发布会上喊出的“宁可冒险,不要无聊”,作为“烟火共赏,路过人间”板块中的一员,《六姊妹》展现出了敢于冒险的担当,也用实力成为了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一股清流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6840cb7cj00sro5ad00jqd000p200ghm.jpg)
《六姊妹》有梅婷、邬君梅、奚美娟这三位拿奖无数的视后、影后坐镇,有吴倩、高露、李嘉琦等新生代实力演员加盟,还有刘钧这位从《知否》里走出的爸爸专业户,演员演技毋庸置疑。
具体到群像上,大姐何家丽,是“传统长女”的悲情化身,努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;二姐何家文,踏实坚韧,从不畏惧道路坎坷;三姐何家艺,爱折腾,争强好胜,凡事不服输;四姐何家欢,有敢为人先的勇气,试图在时代洪流中掌控自己的命运;五姐刘小玲,离经叛道,不按常理出牌;小妹何家喜,在爱里长大而不自知,娇宠任性。
在剧情推进上,《六姊妹》对“慢”到了近乎固执的地步。一集剧情,可能只展现何家丽河中捞鳖被举报、何家文与陈卫国确定恋爱关系、何常胜英勇牺牲后工作名额的分配问题等重点事件。
但在这些家长里短中,我们可以看到何家长辈重男轻女、“养儿防老”等执念,邻里关系处理的艰难,六姊妹间“刀子嘴豆腐心”的互怼,妯娌之间互相攀比的微妙,以及六姊妹形象的生动。这种对中国式家庭的精彩刻画和人物的成长,几乎让每个国人都可以感同身受。
因此,虽然何家的鸡飞狗跳、鸡毛蒜皮不少,但耐心打磨出的生活肌理一一呈现后,还是让观众有了一股治愈感。
年年有爆剧,年代剧大有可为?
年代剧通过真实还原历史背景,深入刻画人物命运,能够唤起观众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忆和情感共鸣。同时,这类剧集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、反思现实的平台,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。
但观众对年代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。他们不仅希望看到真实的历史再现,更期待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新的突破,且对年代剧的要求,比对古偶等类型高出不止一筹。
因此,未来的年代剧在保持时代感的同时,需要在叙事手法上进行创新,在人物刻画上更加细腻,更加贴近时代,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。
相比于《人世间》的史诗感、《》的浪漫化,《六姊妹》选择了一条更朴素的路径:它不试图总结一个时代,而是让时代成为人物命运的注脚。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。
可在复古感和服化道等层面,《六姊妹》多少有些力有不逮,绝大部分涉及时代感的画面都表明它“太新了”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7f80e20bj00sro5ad00n7d000o400g3m.jpg)
《六姊妹》相比于过往的央视开年大剧,以及年代剧经典,如《金婚》《父母爱情》等,都有一定距离。它只能大致呈现出当年的社会面貌,而无法激活一代人刻在DNA里的记忆,从而引起更大的情感共鸣。
梅婷、陆毅、李晨等40+演员在剧集前期演绎起年轻人时,也有一种明显的违和感,更别提看着他们情情爱爱,很容易让年轻观众诞生“真的是饿了”的感慨。
复古感的薄弱、年龄上的违和、对重男轻女观念的呈现,是《六姊妹》招惹的最大非议。如“批了个年代剧的外壳,实际上还是偶像剧那一套”、“国剧什么时候能不打压女性啊”。从这一角度出发,《六姊妹》还有较大上升空间。
![](http://dingyue.ws.126.net/2025/0214/d5c0e274j00sro5ac001ud0012q00dim.jpg)
但时代感说起来就三个字,复刻起来可就难了。就算是大火的《人世间》,在播出时也有不少质疑。比如“置景太差了”“像舞台布景搭出来的”“雷佳音怎么能演这么年轻的人”。
因为观众对年代剧的热情,源自于对过去岁月的怀旧情结和对真实生活的共鸣,而观众对过去岁月的理解程度、认知程度又有所不同,很难完美复刻。
如果说前者或是主创团队能力不足,或考虑观众口味故意设置,那演员年龄就不是制作层面的事了,而是一个结构性难题。
放眼整个内娱,有多少年轻演员,敢演年代剧,能演年代剧,且能演好年代剧呢?而要是年轻演员和中年演员由不同人饰演,又难免涉及到剧集长度、角色戏份、观众代入感等问题,所以,制作方的第一选择,还是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演员。
从年代剧触及的人群看,不同于大众认知中的“年代剧只有中老年人才看”,优秀的年代剧所能触及的人群其实是全年龄段。
据爱奇艺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,《人世间》30岁以下年轻观剧用户占比为50.04%。占比最高的也并非35岁以上人群,而是25-30年龄段用户,占比高达35.19%。
从年代剧数量看,每年有一定水花的年代剧剧集数量虽然比不上古偶,可也绝对称得上是“年年有爆剧”。2022年有《人世间》,2024年有《南来北往》,今年则有《六姊妹》。从精品剧的数量、收视数据和类型总量与精品剧比例来看,2025年及之后几年,年代剧仍然大有可为。
《哪吒2》的爆火与年代剧的稳健,看似是市场的两极,实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。
当技术狂飙的视觉奇观满足人们对“中国电影未来”的想象,那些扎根泥土的平凡叙事,也在默默打捞着被快时代冲散的“逝去的岁月”。
而真正的好故事,从来不怕没有观众,它只需要一群相信“生活本身就有史诗感”的创作者,并发现它、捕捉它,在荧幕上重现它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