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“开放”的大学,藏在5A景区里

“同学,这里是湖南大学吗?”如果初到湖南大学,这样的询问是再正常不过的。这里与景区共生,岳麓山的云雾是天然的穹顶。教学楼嵌在枫林深处,图书馆与爱晚亭共享一片晚霞。学生们飞奔向课堂,身后是游客的镜头,眼前是青葱的绿意。岳麓书院的牌匾回响着历史的声音,麓山南路

中国最好吃的殡仪馆,挤满想蹭饭的人

黔境奇崛苦险,所谓是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尺平,黔人脱胎此山水间,更琢磨出一番朴实、豁达而又充满灵性的独特气质。贵州不贵,“人无三分银”的清苦煎熬中,黔人仍不忘将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,酸甜苦辣皆在舌尖。生老病死,人生大事,亲友前来相送,绝不能薄待了众人的肚肠。又

用多邻国粤语去吃早茶,差点饿死在广州街头

2022年8月,多邻国首次上架了粤语课程。到2024年,在多邻国上学习粤语课程的用户已超300万,身边用多邻国学粤语的朋友多少都能说出个虾饺、烧卖,但多邻国粤语真有实战意义吗?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惑,我决定用三十天学习多邻国粤语,去广州实地测试一下多邻国粤语的实战效果。

高空腹血糖,悄悄谋杀东北人

这届都市牛马,爱把养生挂嘴边。轻食沙拉只是入门,下班撸铁上操课堪比时尚单品。犯馋想喝奶茶,也不忘多掏一块钱升级零卡糖。即便这样,有些养生人还不满足,竟学起老一辈跟较上了劲,不乏每天都用血糖仪的针往手指上扎的“容嬷嬷”,被调侃人没老,控起血糖却比自己奶奶还精

爱吃零食的中国人,被这个省掏空钱包

在中国这个美食大国,说到吃,很多省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。河南是方便面“隐形冠军”,产了全国1/3的方便面、1/2的火腿肠[1];江西藏着一个中国面包之乡,小小的资溪县诞生了鲍师傅、泸溪河等知名品牌[2];广东是中国饮料第一大省,生产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饮料[3];而山东则传

河南胡辣汤,为什么都姓方

胡辣汤,看似平平无奇,却是近两亿中国人最熟悉的早饭。一口热辣滚烫下肚,能攒起一整天上班的力气。有意思的是,以胡椒得名的,在它的老家河南,偏偏最爱姓“方”。最知名的方中山和方一坤之外,还有方秀华、方永结、方记、老方家......简直是胡辣汤的“方姓多重宇宙”。上一

100元挑战北京最大露天集市,能买到什么

旁边是车流繁忙的高速路,头顶不时有飞机轰鸣,还不时能看到高铁穿过。这里既不是北京南站,也不是上海虹桥,而是北京郊区一个热闹的乡镇集市所在地。沙河大集,藏身于五环外的昌平区沙河镇,虽远离市中心的繁华,却凭借独特的烟火气成为京城里的一处“隐秘角落”。有人称它为

看过新疆人的家,才知道自己住的是毛坯房

新疆,这个丝路古道上的文明十字路口,从来都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极繁场域。一个极繁风格的家会是什么样子的呢?新疆人给了我们答案。葡萄藤雕花绕着波斯纹样打转,哈萨克绣片的几何图形铺满天花板,墙上挂满了精美的手工挂毯。繁复盛开的不仅仅是装饰,更是刻在基因里的历史叙事

山河四省大学招生考试,外地人根本答不对

山河四省考生众多、升学困难、优质高校少……也正因如此,几乎山河四省所有的考生们,都会期待着一所真正的“山河大学”的到来。要不要试下“山河大学”的入学考试,看看你能不能真的考上这所坐落在山河四省的乌托邦?山河四省有湖北近十倍的考生人数,却有着和湖北省一样的双

探秘北京第一大“邪寺”,拜佛和不拜佛的人都沉默了

六环之外,北京西边,有一座集上山与上香于一身的寺庙。这里从不强调“原始归真的商业味”,也没有如雍和宫那般人山人海。它直白惊艳,先锋浓烈,集信仰、神秘、魔幻于一身。黑神话悟空、东南亚建筑风格、巨物风千禧梦核……这些都是对它的形容词。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它,仅存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