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丨A.xk
“同父不同命!这世界有时候,真不讲道理......”
他是郭德纲的大儿子,却活成了德云社最不起眼的小徒弟。
同一个屋檐下,两个儿子,两种命运。
一边是郭汾阳,天生被捧在手心,一句玩笑话都能让父亲笑出声。
一边是郭麒麟,连一碗饭都要等到最后,错一步就得被当众“修理”。
直到郭汾阳大胆又随意的一句话,彻底让郭麒麟明白,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。
表面“太子爷”,实则连仆人都不如!
01
讲来,郭麒麟的童年,谈不上苦,但也绝对不甜。
甚至和“幸福”二字,根本挨不着边。
四岁,父母离婚,他被塞回天津老家的小院,跟着爷爷奶奶长大。
那会儿,郭德纲在北京刚混出点名堂,忙得脚不沾地。
儿子的生日?没空;作业?不管。
得不到父爱也就罢了,反倒要从记事起就得接受家族“特训”。
除了说学逗唱以外,生活作风、餐饮起居都有“一百八十条军规”。
郭德纲对郭麒麟的要求之严格,让一众亲朋好友直呼“人太狠”。
比如说,从小每天清晨5点就得起床背书,一天不下5个小时的练习任务。
稍有闪失就得罚蹲马步、禁食。
从小到大,除了说相声,他就没多少享受儿时乐趣的权利。
后来到了十几岁时,虽然被接到父亲和继母身边,但郭麒麟的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善。
在外他风光无限,被称为“德云社太子爷”。
只有他知道,自己在家里是地位最低的。
和师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,有什么好吃的、好玩儿的,都得先由着人家,最后才能轮到他。
而父亲尊崇的“打压式教育”,从来不给一点鼓励、甜头。
把郭麒麟的尊严、自尊心碾碎。
但凡演出出点差错,他绝对是被骂的最惨的那个。
有次,郭麒麟在台上说错了一个包袱。
台下观众都没听出来,郭麒麟当场就黑了脸。
活动结束后还把他叫到办公室,狠狠地训了一顿。
为了能得到父亲的认可,郭麒麟在德云社里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。
别人练一遍,他练十遍,别人休息,他背台词。
可即便如此,别人家的孩子得到的疼爱,在他这里却是奢侈品。
没有拥抱,没有夸奖,有的只是冷眼相待和无休止的批评。
郭麒麟似乎只是个配角,而弟弟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02
“结婚这么多年没孩子都是为了郭麒麟。”
对外,郭德纲夫妇是这样说的。
然而,真正当小儿子出世时,他却转变了画风。
对于郭汾阳来说,从出生就是个“小王子”。
生下来就配8万块金镯子、五千块玩具车,国际学校十几万学费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台上演出被打断也无伤大雅,反而博得爹爹的哄笑。
双胞胎般的相差10年,就这么决定了两兄弟天渊之别的人生。
郭麒麟是扛起德云社未来的“压舱石”。
郭汾阳就是坐等享受现在“头等舱”的乘客。
前者几乎卑微到泥土里,本以为父亲郭德纲不过是对自己严厉。
但看到同父异母的小儿子郭汾阳,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态度。
郭麒麟才彻底寒了心。
即使两个儿子渐渐长大了,郭德纲仍然倾尽所有,给小儿子最好的。
而给到郭麒麟的却是法人的身份,这就意味着德云社的所有成果和权益,都给郭汾阳。
郭麒麟非但没有和股份,甚至有任何状况时,还要承担责任。
种种迹象,都表明郭德纲对两个儿子的“太偏心”。
直到郭汾阳当中贬低德云社相声,郭麒麟更是明白了......
原来,他在父亲心里的地位一目了然。
2021年,天津德云社盛大开业,为了给自家站场,当天董事长王慧特意带了儿子郭汾阳亲自到场支持。
可谁知,演出刚看了一会儿,郭汾阳就坐不住了。
一遍嚷嚷着郭德纲的相声还没有动画片有意思,一边执意要回家。
虽然众所周知这是童言无忌,且对一个孩子来说,欣赏动画片确实比听相声快乐得多。
但这样“大逆不道”的话,如果是郭麒麟小时候,那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。
不过,也正是郭德纲的偏心家教,造就了最好的郭麒麟。
03
虽然童年阴影重重,但郭麒麟后来凭借出众的喜剧天赋越混越开。
他选择退出相声圈,转身投入影视行业。
《庆余年》中,他是搞笑爱财的范思澈;《赘婿》中,他是深情机智的宁毅。
他在《密室逃脱》里,函数、方程式都手到拈来;
在非遗节目里,只有他能准确说出专业术语,还能和老师探讨一二。
周迅说第一眼就特别喜欢他,不知道为什么;宋丹丹说郭麒麟是特别好的孩子。
难怪有网友说,世上只有两种人,喜欢郭麒麟,和不认识郭麒麟的。
演艺圈有太多星二代,导二代,可只有郭麒麟,真正用自己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人。
但或许只有郭麒麟自己知道。
这些好评的背后,隐藏着他年幼时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行事的艰辛。
和慢慢把曾经被父亲粉碎的自尊,一片片再拼起来的心酸。
不幸的童年,要用一生去治愈。
直到央视一次采访中,郭麒麟和郭德纲罕见同框。
主持人问郭麒麟和父亲一起演出的感受,他直言:堂前尽孝。
此话一出,郭德纲眼眶不禁红润。
都是学传统文化的两父子,一定都知道“堂前尽孝”,后面还接着一句“屋后不相往来”。
那未说出口的半句话,是如此刺痛人心。
现如今,随着郭麒麟在演艺圈稳步前行,郭德纲也终于认可了儿子的努力。
尝试扮演慈父的角色,弥补过去可能存在的缺失。
只是,这样的转变,对于做好了“不独立,母宁死”决心的郭麒麟来说,还是来得晚了一些。
那些在年少时期淋过的雨,再怎么弥补,也将会是一生的潮湿。
参考资料:华夏时报——华夏时报郭德纲调查 老师同事讲述其成名前故事
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湃客——看郭德纲育儿,挫折教育=打压教育?真正的逆商这样获得
澎湃新闻·澎湃号·湃客——郭麒麟:爸爸,回不去了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