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啊,我这脸突然麻了,嘴角都歪了,是不是面瘫了呀?”吴大爷苦着脸说。这几年他的右耳听力就越来越差,现在又来这一出,真是倒霉透顶。
医生赶紧给吴大爷做了仔细检查,发现他右耳里居然生了外耳道胆脂瘤,右侧外耳道骨壁、乳突区及听小骨骨质都被破坏了,所以才会出现听力下降和面瘫的问题。
徐大爷一听,吓了一大跳:“怎么会长瘤呢?我平时就爱掏掏耳朵,有空就用棉棒或牙签掏一下。”
医生摇摇头:“最大祸根就是它,以后可别再乱掏耳朵了。”
一、耳朵为什么不掏也经常痒?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时刻?耳朵里突然奇痒无比,感觉像有小蚂蚁在爬,但当你拿起棉签准备“大扫除”时,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其实,背后很可能是这些疾病在“作怪”:
外耳道炎:耳道进水或经常掏耳朵让皮肤受损,微生物容易侵入,诱发炎症,就会出现耳朵痒的感觉。
外耳道湿疹:由于过敏体质或耳朵流脓,导致耳孔发红、长水疮,耳朵也会发痒。
外耳道真菌病:真菌在耳道内繁殖,引起炎性病变,导致耳内发痒及闷胀感。
耳朵有螨虫:寄生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内的螨虫导致耳痒。
糖尿病:老年人易患糖尿病,可能引起全身瘙痒,包括耳朵痒。
所以说,别以为耳朵痒只是小事,它可能是大问题的前兆,建议日常要保护好耳朵,多关注耳部健康。
二、为什么耳朵总是油油的?
有人发现,自己的耳朵跟别人不一样,不光掏出来的耳屎油油的,就连摸一下耳道外侧都是油,这种“油耳朵是生病了吗?
首先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“耳屎”到底怎么来的。
外耳道的皮肤跟普通皮肤不同,它是由“外侧软骨部+内侧骨部”组成。
其中,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丰富的毛囊,以及分泌耵聍液的特殊皮脂腺—“耵聍腺”。耵聍液是种淡黄色且味微苦的油脂物,在干燥时就形成干性耵聍—耳屎。
而有部分人的耵聍腺分泌较旺盛,所以他们的外耳道经常有黄色油状耵聍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油耳”。所以说,油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不用感到紧张。
还有民间传言称:油耳的人都有腋臭,这是真的吗?
有科学家发现,油耳和腋臭经常同时出现,具有家族聚集性。
基于此,科学家对腋臭和耵聍患者进行了遗传学分析,在定位ABCC11基因后,发现它会影响耵聍分泌,也会影响腋臭表现。
不过,这些研究仅支持控制耵聍和腋臭的基因有紧密关系,但没有证实有绝对关联。
所以说,油耳人群也不一定有腋臭,不用太担心。
三、掏耳朵和不掏耳朵,哪个更健康?
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,可以带来一时的快感,但也有人不喜欢,担心会导致耳朵发炎,那到底掏耳朵和不掏耳朵哪个更健康?
耳屎也就是耵聍,其实是耵聍腺分泌的油脂,虽是夹杂着灰尘皮屑的排泄物,但其实作用也不小:
·滋润保湿,避免耳道过度干燥;
·防噪,缓冲传入耳内的超声波,避免耳膜被震伤;
·阻挡外界异物的入侵。
那么,长期不掏耳朵行不行呢?
其实,在我们做开口或咀嚼等动作时,大部分干性耵聍会自行脱落,不用去掏。但是,有部分干性耵聍或绝大部分油性耵聍人群,会经常有耵聍堵塞,引起耳朵闷胀,如果不处理,可能会进一步诱发其他疾病。
一般来说,耳朵没有明显不舒服,可以不用处理耳垢,相反,经常掏耳朵还会不利于耳部健康。
首先,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,降低耳道抵抗力,让病菌有机可乘。
其次,还会刺激外耳道皮肤,令耵聍腺旺盛分泌,耵聍越掏越多。
最后,如果不小心掏得太深,很容易造成感染,引起中耳炎或骨膜炎,这种损伤往往不可逆。
四、除了痒,耳朵还有3个异常,也是疾病的“吹哨人”
大部分人都很少关注过耳朵的健康,实际上,身体出问题,耳朵也会有相应表现。当耳朵出现3种异样,需要警惕是疾病来袭信号。
1、耳鸣
通常像外耳道耵聍栓塞、中耳炎等听觉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耳鸣。
除此之外,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造成耳鸣,比如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2、耳痛
耳廓病、中耳病、外耳道疾病等均会引起不同程度耳痛症状。而对于不明原因的突然耳痛,则尤其要警惕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。
3、耳朵有对角线折痕
正常人耳垂处血管并不丰富,如果这里发生动脉硬化,就会导致局部缺血,引起组织纤维化,出现折痕现象。
耳朵始终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,因而很多人并没有主动去关注过。建议大家多关注耳朵健康,毕竟耳朵有时异常症状,也可能身体疾病的反映器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