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
刚刚查了一下韩国瑜!不得不说!韩国瑜的家族史真的很传奇!
10260
0
近七日浏览最多
最新文章
先说他爹韩济华,这老爷子可是跟日本人真刀真枪拼过命的。河南商丘虞城出来的穷小子,本来该当老师的安稳日子,1937 年日军一犯边,18 岁的小伙子二话不说投了军,愣是从长沙的陆军机械化学校摸到了黄埔军校装甲科,学的是当时最金贵的坦克技术。

后来跟着十万远征军奔缅甸,你知道那地方打起来有多苦吗?缅甸丛林里的瘴气能把人熏得头晕脑胀,蚊子大得能叮透粗布军装,好多士兵没跟日军交火先得了疟疾,上吐下泻根本站不起来。老爷子带着坦克兵,要把几吨重的铁甲坦克往山里开——那山路窄得刚够坦克轮子过,旁边就是万丈山沟,驾驶员稍微手抖一下,整辆车就得翻下去,光把装备运到前线,就比打一场小仗还累。他学的坦克技术那会儿全中国没多少人掌握,国民党的装甲部队本来就稀缺,到了缅甸还得跟日军的九七式坦克硬刚,人家的坦克虽然装甲不算太厚,但日军熟悉地形,还总搞偷袭断咱们的补给线,有时候老爷子他们打半天仗,连口热米汤都喝不上。
有次老爷子跟家里人回忆,说有回他们的坦克被日军炮弹擦中了油箱,油漏得满地都是,他趴在车底下修了俩小时,头顶上子弹嗖嗖地飞,手心全是汗——不是不怕死,是知道退不了,身后就是滇缅公路,这条线断了,国内的抗战物资就没了来路,只能硬扛。从缅甸撤回来后,国内又爆发了内战,老爷子跟着部队到了台湾,本来想着等局势稳了就回河南虞城老家,看看还在不在的亲人,结果这一等就是几十年。到了台湾后,老爷子从没跟人炫耀过自己在远征军的经历,就靠当年修坦克的手艺开了个修车铺,每天起早贪黑挣钱,把韩国瑜兄弟几个拉扯大。他还总跟孩子们说“咱是河南人,根在大陆,不能忘本”,韩国瑜后来说话直来直去、不绕弯子的性子,我觉得多少随了老爷子——当年敢跟日本人拼命、敢在缅甸丛林里闯的人,后代哪能没点硬气劲儿?
现在不少人聊韩国瑜,只盯着他的政治话题吵来吵去,却很少有人提他爹韩济华这样的老兵故事。说真的,这些从抗战里走出来的人,哪是什么“传奇人物”的噱头,就是一群在国家难的时候,敢站出来扛事的普通人。18岁放弃安稳的教师路去当兵,学最金贵的技术上最危险的战场,到老了守着对老家的念想过日子,这样的家族史,比任何口号都实在。咱们现在能安稳生活,不就是靠老爷子这样的人当年豁出命换来的吗?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