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《周六夜现场》里,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。
“坏痞兔” 不是要主持嘛,还顺带提了一嘴,说美国观众还有几个月时间学西班牙语,这样到时候看他超级碗中场秀就能更明白。
本来以为就是个玩笑话,结果网上反应特别不一样尤其是黑人群体,没觉得这是调侃,反而一堆人发帖庆祝他能上超级碗这大舞台。
我本来想觉得这就是个娱乐话题,没多大事儿,但后来发现,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。
你看啊,现在网上都在聊,到底谁有资格站上美国体育和娱乐圈这么大的舞台,还有语言、身份这些事儿会不会影响这个选择。
自从 “坏痞兔” 和 NFL 官宣这事儿,有个叫奥尼尔・托马斯的演员兼影响者,发了好多学西班牙语的帖子,火得不行。
黑人社群力挺还带全家学西语,这波热度有点猛托马斯那帖子,先是被瑞奇・马丁点了赞,连 Duolingo 都来评论,说 “看你这架势,接下来 4 个月是要天天学西语了”。
那帖子浏览量直接破了 900 万,说实话,能让语言软件都来凑热闹,这影响力确实没谁了。
后来托马斯接受 CNN 采访的时候说,他现在天天跟多米尼加的朋友视频,不光学 “坏痞兔” 歌里的词,还琢磨怎么发音才对。
更有意思的是,他全家都跟着报了西语课,因为他们家本来就有一起看超级碗中场秀的习惯,今年还打算叫上拉丁裔的朋友一块儿看。
托马斯说的一句话我还挺认同,他说 “美国本来该是个啥人都有、啥文化都有的地方,结果现在崩离析的劲儿特别明显,所以‘坏痞兔’站出来提醒大家这个国家该有的样子,再合适不过了”。

其实想想也能理解,黑人群体为啥这么力挺。
毕竟在美国,少数族裔要站上这种顶级舞台不容易,“坏痞兔” 这事,有点像替他们也争了口气似的。
而且之前 2024年11月总统大选之后,黑人社群对拉丁裔选民还有点意见呢,因为当时支持特朗普的拉丁裔多了不少。

不过现在看这情况,至少在 “坏痞兔” 这儿,两拨人的劲儿又往一块儿使了。
但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,尤其是现任政府这边的声音,那叫一个直接。
特朗普接受 Newsmax 采访的时候,直接说 “我不知道他是谁,也搞不清为啥选他,这事儿太离谱了,最后还得把锅甩给搞推广的人”。
众议院议长迈克・约翰逊更直接,说 “我都没听过‘坏痞兔’这名儿,选他肯定是错了”,还建议换成 82岁的乡村歌手李・格林纳达,说人家唱的《上帝保佑美国》是特朗普最爱听的歌。
特朗普说 “不知道他是谁”,争议背后藏着啥?
老实讲,说 “坏痞兔” 不够格上超级碗,这话说出来有点站不住脚。
人家拿过三次格莱美奖,之前在波多黎各的体育馆办了俩月驻场演出,票全卖光了,连亚马逊的流媒体记录都给破了,还帮波多黎各当地赚了不少钱。

而且 “坏痞兔” 本来就是美国人啊,波多黎各是美国领土,结果还有人说他 “反美”,这就有点奇怪了。
后来我才知道,“坏痞兔” 之前没把巡演放美国本土,就是担心 ICE(移民和海关执法局)会找粉丝麻烦。
他这人一直敢说,之前批评现任政府,结果被特朗普的支持者贴上 “特朗普仇恨者” 的标签,还有人喊着要换掉他的中场秀名额。
如此看来,这争议根本不是 “够不够格” 的问题,更像是立场不一样闹出来的事儿。
不过 “坏痞兔” 也不是光有热度,他对社群的担当是真的。
之前跟他合作四年的埃米尔・梅迪纳说,“坏痞兔” 不光有才华,还特别支持边缘群体。
2020年乔治・弗洛伊德那事儿之后,他们还在波多黎各搞了 BLM(黑人的命也是命)的活动,当时波多黎各好多人还不知道 BLM,他们不光在街上搞宣传,还画了壁画,“坏痞兔” 全程都在出力。
梅迪纳还说,波多黎各本来就有很多非洲加勒比人,跟非裔美国人关系特别近,当地年轻人对政治也热心,这些人刚好也是 “坏痞兔” 的核心粉丝。
耶鲁大学的阿尔伯特・拉古纳教授也说,“坏痞兔” 现在是全球流媒体播放量最高的艺人,他的音乐里有非裔波多黎各人和非裔加勒比人的元素,所以能让全世界的黑人侨民有共鸣。
而且雷鬼音乐这东西,本来就跟嘻哈有关系。

拉古纳教授说,嘻哈是在南布朗克斯搞出来的,当时西印度群岛人、非裔美国人、波多黎各人一起创的,后来传到波多黎各,跟牙买加、巴拿马的音乐融到一块儿,才成了现在的雷鬼.
“坏痞兔” 就是把这些风格揉得最好的人,现在还能主持《周六夜现场》、上超级碗,这影响力确实没的说。

历史学家安东尼・莫德斯托・米利安是个非裔拉丁裔,他说 “坏痞兔” 能上超级碗,他特别骄傲,还跟朋友说 “身为波多黎各人太幸福了”。
他说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都觉得被现任政府针对,而且波多黎各人之前搬到美国,好多都跟非裔美国人住一块儿,像布朗克斯、布鲁克林这些地方,两拨人早就跟一家人似的了。

米利安还提了他爸爸,说他爸爸是老派音乐人,之前不喜欢 “坏痞兔” 的雷鬼风格,结果 “坏痞兔” 新专辑里加了萨尔萨舞和传统音乐,米利安还遗憾 “要是爸爸还在,肯定会喜欢这张专辑”。
其实说到底,“坏痞兔” 上超级碗这事儿,看着是个娱乐新闻,实际上藏着美国的文化分裂、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,还有不同社群之间的联结。
他用 “学西语” 回应争议,没跟人吵来吵去,反而显得挺从容。

接下来就看他的中场秀了,希望能真的像托马斯说的那样,让大家想起美国该有的 “多元” 样子,而不是一直陷在分歧里。
毕竟不管是哪种文化、哪种语言,能让人开心、能拉近距离的音乐,才是最该被认可的东西,不是吗?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